金秋好时光。又到了吃蟹的季节。
有海的地方一般就会有蟹,然而蟹跟蟹不一样。在山东青岛,有一种梭子蟹用味美肉鲜来形容,一点儿不为过,那就是会场蟹。
一抹初升的霞光映在脸上,迎着徐徐吹来的海风,我们驱车从市里向20里外的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会场社区驶去。那里,有绵延平阔的海滩,海产品丰富,其中梭子蟹名气最大。
我们到达的时候,码头上已聚集了不少人。有的人聚在一起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和价格,还有的人不时地在沙滩上走来走去,似乎想平静焦急的心情。海风沿着水面吹来,淡淡的咸味弥漫在空气中,岸边的海水不时地拍打着沙滩,泛起一层层白色水沫。人们的眼睛始终盯着海面。远处,几艘渔船影影绰绰,上下起伏。听当地的朋友说,昨晚刮了一夜大风,凌晨风一停,渔民们就出发了,也不知今天收获如何。
正说着,两艘渔船从海面上缓缓驶来,越来越近,终于靠在了岸边。人们一下子围了上去。渔民们穿着防水服,一边喊着“小心别让蟹子夹着”,一边把大筐吃力地搬到船边。“这些我全要了!”“多少钱一斤,能给20斤吗?”嘈杂的喊声顿时响起。
渔民们倒是沉着淡定,他们四下张望着,看到熟悉的面孔马上打招呼,然后把蟹递过去。接过蟹的人一脸笑容,话也不多说,将蟹搬上车就走……很快渔船就见了底。一些人的脸上挂着失望的表情,好在又有几艘渔船陆续靠岸,人们又蜂拥而上。
当地的朋友领我们找到前面靠岸的渔船,渔民见到朋友马上说:“给你们单独留出来了。今天收获一般,大风刮得蟹子都没太上网。”说着,从渔网底下拖出一个大桶,里面是鲜活的蟹。原来,朋友已提前与渔民联系敲定好,否则看今天的架势,我们很难有这样的口福。
说起来,会场的梭子蟹之所以味美肉鲜,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会场这片地方一面靠山,三面环海,海水盐度高而且变化不大,海水的温度比起南方来要低得多,加上海底是砂质,因此成了梭子蟹得天独厚的繁殖栖息地。平时,这里的蟹游弋在两米以下的海域里,自然生长。成熟后的蟹比一般梭子蟹的个头大一些,一只一斤多重也不足为奇;蟹的蟹钳、蟹足也很特别,又壮又长,一只一斤左右的蟹两侧的蟹足展开后,宽度竟能达到近半米。至于蟹的肉质,用当地渔民的话说,很“紧凑”“实落”,既鲜又嫩。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会场的蟹还没太大名气,那时候出海捕捞几乎很少空手而归。后来,随着蟹的名气不断提升,过度捕捞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段时间,蟹大幅度减产。靠海不能“吃海”,损失最大的是渔民。好在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出手,划定了“繁殖保护区”,制定了“渔业资源增值放流方案”,还扩大了海洋牧场建设规模。从2005年起,青岛市和崂山区专门购买优质水产苗种,投放到会场湾和崂山湾,以丰富周围海域的海产品。2012年,区里在王哥庄200顷水域内开始建设人工鱼礁区。陈旧不能使用的渔船,被拆解沉入海底充当“礁石”;一些混凝土块被坠入特定海域,变成人工“鱼礁”。渔业专家还在周围海域移植了大量海藻,给苗种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链。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恢复渔业资源、扩大渔业产量、增加渔民收入,起到了显著作用。这些年,会场每年都有近百吨蟹供应市场,更多人享受到了来自海洋的美味。
每年从9月初到10月中旬,前后大约40天,只要海况允许,会场的渔民们可以天天出海。多的时候每次能捕捞到200斤左右蟹,少的也有几十斤。这些年,会场的蟹一斤可以卖到100多元,赶上行情好的时候,一斤200多元也供不应求。人们都说,会场的渔民赚得盆满钵满,话虽有些夸张,但蟹给渔民们确实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一个收获季,勤劳能干的渔民入账20万元不在话下。
捕蟹是个辛苦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每天天不亮,渔民们就要带上工具,驾着渔船向大海深处驶去。吹来的秋风冷飕飕的,有时直令人打颤。风平浪静还好,若是涌浪湍急,人在船上会很难受。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渔民们出海的决心。为了让日子过得更好,渔民们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丰收的希望就在眼前。
会场的蟹捕捞办法不同于一般蟹。捕捞时,渔民不用“拖网”,用的是“定置网”。定置网高1米左右,张开就像一个排球网,嵌在海底。网上面是“小蟹子”的活动区域,而底层是“大蟹子”的世界。蟹顺着潮水而行,不留心就会撞到网上。定置网因为不流动,对蟹不会形成伤害,这就最大程度保证了蟹的品相完整。从网上往下摘蟹也大有学问。要抓住后腿部位,免得手被蟹钳夹住,然后把网扣从蟹身上绕下来。有些蟹被网缠得太紧,要用剪刀把网线剪断,然后取下。网虽被剪破,也不可惜,一只蟹足够买几张网片。
“红岛的蛤蜊,会场的蟹,吃了蛤蜊更想蟹,吃了蟹子没白来。”这句流传于青岛人当中的顺口溜,现在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来青岛品尝海味。
秋日与朋友来到会场码头,满眼沸腾与热闹。仔细听,那声声叫嚷中,还回荡着渔民们欢快、喜悦的笑声。
《 人民日报 》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