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9-22 12:23青鱼的功效与作用
化湿除痹;益气和中。主脚气湿痹;腰脚软弱;胃脘疼痛;痢疾。
内服:煮食,100-200g。
1.崔禹锡《食经》:主血利,补中安肾气。
2.《食疗本草》:和韭白煮食之,治脚气脚弱,烦闷,益心力。
3.《日华子本草》:益气力。
...
-
2023-09-21 19:33功劳叶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虚热;益肝肾;祛风湿。主阴虚劳热;咳嗽咯血;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白癜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汁或熬膏涂敷。
注意
脾胃虚寒及肾阳不足者慎服。
附方
陈藏器云:木...
-
2023-09-21 19:28花中皇后月季花
月季花又称月月红、四季花,花期绵长,自5月至11月开花连续不断,千姿百色,馥郁芳香,沁人心肺,被誉为“花中皇后”。每年夏、秋季采摘半开的花朵晾干或用微火烘干即可作药用。
月季花性温,味甘,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香茅醇、牻牛儿醇、橙花醇、丁...
-
2023-09-21 19:13萝芙木茎叶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降压。主咽喉肿痛;跌打瘀肿;毒蛇咬伤;高血压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1.《南宁市药物志》:治热病斑痧,头痛;捣敷跌打损伤、毒疮;浓煎洗汤火伤。
2.《广西中药志》:散解毒,消...
-
2023-09-21 17:59香加皮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壮筋骨,利小便。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
用量5~10克,内服煎汤,浸酒或人丸散,治疗风湿筋骨疼痛、浮肿尿少。治风湿性关节炎:香加皮、穿山龙、白鲜皮各15克,用白酒泡24小时,每天服10毫...
-
2023-09-21 17:23蜈蚣的新功用
蜈蚣,又名百脚、天龙。在古书《广雅》上称为“吴公”。中医认为,蜈蚣味咸、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传统主要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等痉挛抽搐之症,以及疮疡肿毒、顽固性头痛、风湿痹痛等。
据现代药理研究,蜈蚣具...
-
2023-09-21 15:53大人血七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行气散瘀,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劳伤,月经不调,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根,煎汤,1~2钱。外用:全株,生捣敷或晒干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跌打损伤:大人血七二钱。水煎服。
②治外伤出血:...
-
2023-09-21 14:13紫薇花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上血。主疮疖痈疽;小儿胎毒;疥癣;血崩;带下;肺痨咳血;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注意
孕妇忌服。
附方
治风丹:紫薇花一两...
-
2023-09-21 12:34麦门冬的简介
麦门冬,入胃以养胃阴,开胃进食;入脾以助脾气散精于肺,定喘宁嗽;入心以养心阴,除烦安神;入大肠以润燥增液,软坚通便。
临床中余常用《医学启源》中的生脉散,治疗气阴两伤,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多脉虚;或久咳伤肺,气阴两亏,干咳少...
-
2023-09-21 08:38风花菜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治黄疸,水肿,淋病,咽痛,痈肿,汤火伤。
①《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清热解毒,活血通经。治黄疸,咽痛,水肿,关节炎,疮肿。
②《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解热利尿。治腹水,淋...
-
2023-09-20 21:00玄参止痛亦良药
玄参是传统的清热凉血类中药,其性寒,味苦甘咸,有清热凉血、滋阴润燥、泻火解毒之功效,多用治温邪入内及温毒引起的烦躁发斑、神昏、便秘,实毒与虚火引起的咽喉肿痛,阴虚火旺引起的骨蒸劳热、咳血衄血、消渴、目赤,以及瘰疬痰核、痈肿疮毒等证,常用量为...
-
2023-09-20 20:06地血香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舒筋活络。主风湿痹痛;胃痛;腹痛;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慢性腰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或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广西药植名录》...
-
2023-09-20 19:28温热药之肉桂
肉桂味辛,甘,性热,属温热药。有温补肾阳、温中逐寒,宣导血脉的作用。其性浑厚凝降,守而不走,偏暖下焦,能助肾中阳气,并能纳气归肾,引火归元。
1、温补肾阳,肾阳不足则可发生男子阳萎,精冷,妇女久不生育等症。男子常配鹿茸、熟地,菟丝子、枸...
-
2023-09-20 15:10白果叶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活血养心,敛肺涩肠。主胸痹心痛;喘咳痰嗽;泄泻痢疾;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用提取物作片剂;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搽;或煎水洗。
注意
《中药志》:有实邪者忌用。
各家论述
1...
-
2023-09-20 14:09止痛良药延胡索
延胡索,是中药“浙八味”之一,又名玄胡索、元胡索、延胡。是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块茎,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药用历史,始载于《开宝本草》一书。最早主产于河北承德,辽宁朝阳、锦州一带,大约在明末清初才逐渐南移,到浙江后由于水土适宜生长,故成为浙江特...
-
2023-09-20 13:51大叶金花草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肝炎;湿热带下;痈疮肿毒;痄腮;口疮;烫火伤;毒蛇、狂犬咬伤;皮肤湿疹;吐血;尿血;便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绞汁。外用:适...
-
2023-09-20 13:48常见安神镇惊药对
心火旺或心气虚则烦躁、昏乱;肝阳亢则眩晕、痉厥;痰迷心窍则神志昏迷。治宜安神、镇惊、开窍。
1.酸枣仁配远志
酸枣仁味酸性收,补肝益胆,宁心安神,其中生枣仁泄肝胆之热以安神,炒枣仁养肝血以安神;远志通肾气,上达于心,助心阳而安神益智...
-
-
2023-09-19 20:20钗子股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主疟疾;痈疽;咽喉肿痛;风湿痹痛;水肿;白浊;白带过多;跌打损伤;药物或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者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1.《本草拾...
-
2023-09-19 19:23朱砂根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治上感,扁桃体炎,急性咽峡炎,白喉,丹毒,淋巴结炎,劳伤吐血,心胃气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①《纲目》:治咽喉肿痹,磨水或醋咽之。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痰火,跌打,去瘀生新,宽筋续骨。
③《岭南采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