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医生在各大社交平台火了起来:有勇于向不当言论挑战的胸外科主任医师谭强,有帮着家属安慰患者的胰腺肿瘤大夫虞先濬,还有主打有趣幽默、讲出病人难言之隐的泌尿内科医生邹鲁佳……大到一台棘手的手术、一场高端学术论坛,小到医院停车场情况、医学生要学几门课,医生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颇受网友的喜爱。
部分医生在社交平台频频“露脸”,对医学科普的传播效果到底怎么样?
“我们也发现一些医生在不同平台提供的个人信息存在出入和差异。”王帆告诉记者,研究发现,医生常用单位认证、职业服饰、真人头像、称号奖项等内容,配以多媒体形式进行个性化展示,显示了医生们的亲切形象,也具有专业权威性。但小部分医生的账号经研究团队鉴别,存在“过度营销或虚假宣传”等隐患。
王帆介绍,目前各大平台有关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的健康科普内容比较丰富,而隐性健康话题如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见性与关注度明显不足。
在阅读量较高的内容中,日常保健与疾病分析占比较高,癌症、中医药知识内容占较大比例,而心理疾病、疫苗等主题的内容相对较少。
团队还发现一些问题:一些专业话题依然存在未“出圈”的现象,一些科普内容语言风格过于晦涩,甚至直接摘抄自古代药典,解释与转译不到位;一些医学专业术语与民间流行医疗术语交叉混合,造成语义混乱。
报告还发现,部分医生在社交平台开展用户付费的医疗服务,包括线上问诊、带货直播、内容付费等。“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拓展了医疗服务渠道,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公众的医疗需求。”王帆介绍,研究团队同时发现部分“医学科普”与“广告营销”之间存在“界限模糊”的问题,这种现象可能会挑战健康科普的专业权威性,“数字平台上的健康科普与商业化医疗服务之间如何平衡,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委会副主委、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认为,当前应鼓励医生在社交媒体上参与科普工作,“不仅要聚焦三甲医院医生,还应鼓励各级医生,尤其是社区医生参与”。他建议,未来医生的科普方向可以朝着“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靠拢,重点加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
“从报告结果看,目前我们做科普存在参与医生数量不足、专业覆盖不广、区域分布不均、效果不够理想的‘四不’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助理、心胸外科主任医师仇万山认为,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光靠医护人员做科普宣传还不够,还应邀请营养学界、运动学界、媒体界等多行业从业者及政府管理者一起参与,跨学科合作,“日常生活中老百姓需要什么、关注什么,我们就传播什么,并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与语言,回应他们的关切”。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