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河北衡水市中医医院在发展上还面临不少难题:骨干人才成长瓶颈,新老人才接替乏力,新技术新疗法增长缓慢。
5年后,该医院打开了新局面:业务能手多了,专科实力强了,不少疑难杂症的诊治陆续开展。
这样的转变,源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我院2018年起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共3家北京三甲中医院开启密切合作,三家医院的高水平专家定期来衡水手把手现场教学并坐诊示范,两地人才双向挂职,近5年已培养各类中医药人才约120人。”衡水市中医医院院长田建军说。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河北不断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一方面,紧抓协同发展重要机遇,引入京津优质资源,搭建高质量人才培养平台;另一方面,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守正创新,探索新型培养模式和路径,在特色化培养中医药人才方面取得新进展。
促合作,引名家
培养中医药骨干人才
“该病患为慢性心力衰竭,由心肺气虚、血瘀饮停所致,可用‘益气泻肺汤’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但要注意,该患者气虚较重,应用红芪代替黄芪,加强补气;此外,桂枝性温,避免长期使用伤阴。”近几年,年过八旬的全国名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病专家郭维琴教授,每年都会多次来到衡水市中医医院,一边坐诊,一边带徒。几位年轻跟诊医生仔细聆听,并协助抄方、记录。
“拜郭教授为师后,中医思维、辨证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衡水市中医医院医生李萍感触很深。5年间,她不仅医技精进,还发表论文6篇,总结郭维琴学术经验应用于临床,成长为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而在衡水市中医医院,5年来已有2位中医师成为郭维琴的弟子,3名中医骨干随郭维琴进京跟诊学习。
近年来,河北抢抓协同发展机遇,与京津主动对接,引入中医名家资源。2018年10月,衡水市政府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启动“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开启两地全方位深度合作。
“2018年至今,京衡携手建立12家中医综合医联体和20个协同重点专科。同时,双方筛选出2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由北京知名专家对衡水市、县、乡三级中医药骨干进行指导,培养出1500余名精英医师。尤其是郭维琴等20个首都名师传承工作站落户衡水,已培养中医药学科继承人55名。”衡水市卫健委主任高卫红说。
不仅衡水,河北各地相继引入京津名家,促进中医骨干人才培养。廊坊市2016年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启动“京廊中医药协同发展‘8·10’工程”,在专科协同和人才培养方面开启合作。保定市已建成京津冀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4个、国医大师工作站6个,为骨干人才创造学习深造平台。
在推动“名家入冀”的同时,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7家京津三甲中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连年开展“中医特色专科骨干人才进修项目”,介绍河北中医医生进入京津中医院实地跟师学习。
“协同发展10年来,全省各地已有1700余人参与京津进修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处处长孙庆臣说,“这些项目参与者已陆续成长为河北各市县中医院的院领导、科室主任和专家骨干。”
早跟师,早临床
培养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
走进河北中医药大学,一份“扁鹊计划”实施方案令人眼前一亮:不仅高年级本科生要进医疗机构“实习”,刚进大学没多久的大一大二学生,也被安排了校外的“临床师承导师”,同样要接受临床指导。
在石家庄市鹿泉区中医院,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赵雨正跟随主任中医师陈志斌学习门诊接诊、查体、辨证、处方用药等。“我们平时要在学校学习中医理论,每周来医院跟师半天。”赵雨说,“每来一次都觉得‘脑洞大开’,不虚此行。”
说话间,一名中年妇女走入了诊室,表情十分痛苦。陈志斌在询问病情后,采取针灸治疗,施针仅几分钟后,患者症状大为改善。“在医院跟诊我可以切身见证中医药的疗效,从而帮我树立专业自信。这让我从专业学习一开始,就找到‘角色感’。我告诉我自己,我不是枯燥地学理论,我要以医生视角看问题。”赵雨说。
河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姜建明表示,以往中医院校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前三年在学校学习理论,到了大四进入实习。“也就是说,要在本科最后阶段,把前几年所学,一下子‘消化掉’、用出来,时间上略显仓促,效果上有待提高。”
跟师学习是中医学习的关键之一。早在2015年,河北中医药大学就开始创新求变,设置了“扁鹊中医实验班”,该班30名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进入医疗机构跟师学习。“几年后,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在中医思维的运用、看病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普通班学生。”姜建明说,“学校从2019年开始,将这种做法逐步推广。”
在“扁鹊计划”的日常管理机构——河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技能中心内,一本本由学生撰写的跟师心得,透着他们炽热的感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跟师让我完成了由书本理论的模糊理解到实际操作的对应,完成了知识内化的过程”“越是跟师越让我深刻发现自身短缺和不足,这倒逼我由被动变主动,珍惜校园时光,积极投入到‘理论—实践—理论’的正循环中”……
中医临床技能中心主任龚克介绍,根据“扁鹊计划”实施方案,本科生在第一学年每学期跟师至少4次,大二每学期至少8次,大三及之后每学期至少15次。跟师期间需完成读书笔记、跟师笔记、跟师心得和跟师论文,以强化学习效果。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深化医教协同……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发展方向。“我校通过‘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的医教协同模式,开展符合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的教学模式改革,让中医药专业在校学生的培养走向纵深。”龚克说。
目前,根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提供的医疗机构资源,河北中医药大学已在全省确定了159家机构,包含中医医院、国医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中医诊所等各类优质资源,共聘任师承导师1280名。该校参与“扁鹊计划”的学生涉及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的2000余名本科生。“这也让‘扁鹊计划’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本科生师承教育计划。”姜建明说。
强培训,重比拼
培养中医药领域专业人才
安国市聚药堂药业有限公司是河北安国市最大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公司的中药炮制车间里几台炒药机正在运转,35岁的刘伟康正在炒制中药材鸡内金。
“早年技术不熟练,温度、时间设定不好,有时就会炒失败。”刘伟康说,2021年他接受安国市人社局举办的中药炮制工培训,并取得技能培训合格证,现在手法愈发娴熟,每天8小时可稳定炒制500公斤中药材。
安国是全国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天下第一药市”之称。这里有106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65家中药饮片经营企业和200多个中药材经营商户。
“凡是药材入药前都必须经过炮制,这是一门传统制药技术。炮制后,中药材原料就成为药房里销售的中药饮片了。”安国市中药协会会长李龙说,所谓炮制,就是通过浸、泡、煅、煨、炒、炙、蒸、煮等方式,使药材纯净,降低毒性和副作用。
中医疗效,一看医生技术,二看是否有优质中药饮片,后者依赖于药材炮制得法。近年来,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以安国市为依托,邀请国家级中药材专家学者等,举办中药炮制工培训班,针对当地企业骨干炮制工,培养优秀中药炮制技艺传承人。同时,安国市人社局针对当地中药饮片企业,一年举办多期中药材加工炮制培训班,培养中药材炮制技术专业人才。
“近5年来,已培训药材加工炮制技术3100余人次,发放技能培训合格证2300多本。”安国市人社局局长冯兰景说,
此外,安国市针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不断强化质量管理。该市市场监管局近10年来在当地企业和商户中,培养了1500余名饮片检验技术人才和5000多名中药材验收人员,通过强化专业技术培训,提升鉴别能力,减少假药、劣药流向市场。
“我们每年都联合安国市总工会,举办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鉴别大赛,通过‘以赛促训’的方式,在相互比拼中,强化鉴别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专业技能。”安国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杨青说。
在安国市,针对炮制技艺和鉴别技能,由政府部门培训出的技术骨干和代表,在企业内部不断完成“老带新”的传承。通过这种“政企协同”的培养方式,当地实现了中医药专业人才的“青黄相接”。
“下一步,全市将继续强化人才培养,通过搭建培训平台、建设传承基地、开展技能比赛等方式,不断提升中医药人才的专业技能,擦亮‘药都’金字招牌,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安国市委书记张冠群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