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康”人新春如何“动起来”?出现哪些危险信号,需立即停止运动?如何应急处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何爱珊教授和首届“实力中青年医生”、该院心血管医学部副主任梁孟亚教授建议,“阳康”人群恢复运动不能“想动就动”,在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转阴、有肺部症状者病情缓解后的一个月内,遵循量力而为、循序渐进恢复体能,远离对抗性、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对于去年底到今年一月感染的“阳康”人士,期待畅快运动“不妨静待春暖花开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见习记者徐依励 通讯员彭福祥、梁嘉韵
恢复运动要“慢慢来”
这样自测体能恢复情况
何爱珊提醒,“阳康”后如果强行运动,轻则造成关节肌肉肌腱损伤,影响以后的运动功能,重则可能加重心肺损伤,危及生命。
“新冠病毒主要针对人体内ACE2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因此会攻击呼吸系统、心脏、胃肠道等。”梁孟亚说,不少患者在康复2周到4周之后还是会心率偏快、胸闷症状,新冠对于心肺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恢复运动也需要“慢慢来”。
“我的身体究竟有没有准备好‘动起来’?”有人用这个办法自测体能恢复情况:在运动过程中说一长句话,如果不能一口气说完,证明还没准备好。“这个方法没有科学依据。”何爱珊教授说,国际权威学术期刊《麻醉学》发表的有关研究指出,至少要在新冠康复7周后才能减少围手术期的风险,这对“阳康”后恢复运动有一定参考价值。
专家建议,可根据自身的感受和借助仪器来判断,分阶段调节运动强度。首先,症状要完全消失,自我状态恢复到感染之前。其次,采用指脉氧和佩戴运动手环检测血氧和心率。血氧起码需要达到97%以上,可以在平地走500米,并监测心率。“心率有一个标准上限为‘220减去年龄’,但‘阳康’人群要‘打6-7折’。”梁孟亚表示,老人家或慢病患者“至少打5折”。
恢复体能首选拉伸运动
别受这个“老知识”误导
新冠相关症状消失后,可以在两周之后先从瑜伽(简单动作)、拉伸这类不增加心肺负担的运动开始恢复体能。何爱珊提醒,要注意别受一个“传统知识点”的误导:很多人以为拉伸的同时应该震颤和抖动身体,尤其是压腿时,习惯性地抖一抖。“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反而容易增加肌肉韧带受损的风险。”她强调,做拉伸时慢慢下压、缓慢拉伸到位即可。
当身体能适应拉伸运动的强度后,则可以进行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在康复之后一个月内尽量不要做剧烈的竞技性运动,包括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年轻人尤其要注意。
危险信号出现后
需暂缓运动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胸区疼痛、心跳过快、呼吸困难等,需要暂缓运动。部分人会有早搏,即心跳突然漏跳,常见于长期熬夜、焦虑紧张的人群,以女性居多。出现早搏、持续性胸闷、心跳持续过快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阳康”后也有很多人会出现肌肉关节的酸痛,而运动不慎则有可能加剧损伤,如果运动时出现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在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先停止运动,冷敷肿胀的患处,如果仍不缓解,建议前往医院专科检查。
“最重要的是个体的恢复有差异,不存在绝对的标准,要以自己的身体反应为参考指标,观察自己是否运动时存在不适。”何爱珊说。
“阳康”后要适当运动
但别轻易尝试新运动
很多人“阳康”后感到疲倦,因而更想“躺平”,但是千万不要“一动不动”。“长期待在床上不动,血液会偏黏稠,对于老人而言,易造成血栓,老年人只要不是严重低氧的情况,就可在室内慢行几步。”梁孟亚表示,去北方过年的老人在寒冷天气的状况下,不要起太早活动,并要注重保暖。何爱珊提醒,在家要注意有适当的活动,比如散步和拉伸,也要保持规律作息和合理膳食。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阳康’人群泡温泉时需要控制时间,减少心脏负荷。”梁孟亚提醒,平时如果泡20分钟,现在可以缩短至10-15分钟,且要注意防寒。
“阳康”者不要挑战“冬泳”,游泳要去正规的恒温泳池或安全的海域,提前做好准备活动,上岸后及时包裹浴巾保暖并更换衣物。登山、徒步要注意控制速度,比往常要慢一点。由于肌肉和关节恢复还不理想,关节灵敏度会下降,做滑雪等冰雪运动时,易发生膝关节损伤、韧带撕裂。因此不建议没玩过的人尝试这类刺激且存在一定难度的运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